2026 年國際足總世界盃即將到來,了解最新的足球規則對球迷和新手而言非常重要。足球規則隨著時代演進略有調整,例如引進VAR視頻助理裁判和半自動越位判定系統等技術輔助執法。

本篇將綜合介紹足球比賽中的關鍵規則,包括越位角球黃牌紅牌任意球(含間接任意球)等主題,並提供世界盃賽事中的應用情境。

足球基本規則|熟知這些規則讓你在看球時能更快判斷情勢!
足球基本規則|熟知這些規則讓你在看球時能更快判斷情勢!

基本足球規則

足球比賽基本由兩隊各 11 名球員進行 90 分鐘對抗。裁判依據國際足球理事會(IFAB)的《比賽規則》執法。以下列出幾個在世界盃賽場最常見且容易引發討論的規則重點:

越位規則

越位是足球規則中最具爭議的部分之一,完整內容見我們的《越位規則完全解讀》文章。

當對方最後兩名球員(包括守門員)中的次後最接近球門者站在進攻球員身後,且進攻球員在隊友傳球瞬間位於對方半場且處於比球門線更靠前的位置,就構成越位犯規。越位只判間接任意球,不會出示黃牌。

內容要點

  • 定義說明:越位位置判定(攻方身體任何非手臂部位接近球門線);越位發生時裁判示意並判間接自由球。
  • 最新趨勢:2022世足推出半自動越位技術減少誤判;IFAB計畫在未來賽事繼續測試越位規則變革。

角球規則

當防守方最後觸球令球出底線時,由進攻方在角旗區發球重啟比賽(詳見《角球規則與戰術解析》)。角球是重要的進攻機會,球可直接射入球門得分而無越位限制。世界盃賽場上,每顆角球都可能左右比賽走向。

黃牌規則

裁判對球員的警告性懲罰(詳見《黃牌:足球警告的判罰標準》)。球員嚴重犯規或不當行為會被出示黃牌警告。累積兩張黃牌將被罰出場形成紅牌,累積到一定數量也會停賽。

紅牌規則

將球員罰令出場的嚴重懲罰(詳見《紅牌:足球驅逐出場規則》)。暴力行為、嚴重犯規或破壞得分機會等將直接紅牌驅逐。球隊被罰下一人後須以少打多作戰,若場上少於7人比賽將被判敗。

任意球與間接任意球

比賽中因犯規停止後由非犯規方開球(詳見《任意球與間接任意球規則詳解》)。犯規性質不同決定是直接或間接任意球,直接任意球可直接射門得分,間接任意球則須他人觸球後才算進球。

上述每個主題在下文皆有詳細內容與常見問題解答。無論您是初學者還是老球迷,希望這份規則全解析能幫助您在欣賞2026世足賽事時更瞭解裁判判罰的依據,提高觀賽體驗。

越位:足球中令人困惑的規則

越位」常被譽為足球中最複雜難懂的規則之一,每逢世界盃都有大量球迷搜尋「什麼是越位?」。簡單說,當進攻方球員在隊友傳球瞬間處於越位位置並參與進攻時,就會被判定越位犯規。
以下是越位規則的要點:

判定越位位置

進攻隊員若在對方半場,且其頭、身體或腳的任何可得分部分,比球和對方倒數第二名防守隊員更靠近對方球門線,就屬於越位位置。需要注意,手臂不計入越位判定範圍。

越位犯規的條件

處於越位位置本身並不犯規,除非該球員此刻參與了比賽。也就是說,他接到了隊友傳球或干擾了對手(例如阻擋對手視線或爭搶球)。只有在隊友傳球瞬間滿足這些條件,裁判才會吹罰越位。

不算越位的情況

若球員直接從球門球、界外球或角球中接球得利,則不判越位。例如發角球時不存在越位,這點對新手尤為重要。此外,防守球員有意回傳失誤被對手截球,不構成越位,因為傳球的是對手而非隊友。

越位的判罰與影響

越位一經判定,由防守方在越位發生地點取得間接任意球。越位不會被出示黃牌懲罰(除非有拖延發球等附加違規),但頻繁的越位會讓球隊進攻無法延續。另外,邊線助理裁判會透過舉旗示意越位發生。

現代足球對越位的判定引入了高科技:VAR會自動檢查進球前是否有越位嫌疑,而卡達2022世足首次引進的半自動越位判定系統透過十二台高速攝影機和球內感應晶片,即時判定細微越位。

這套系統在世界盃開幕戰就發揮了作用,讓肉眼難辨的越位無所遁形。

越位常見問題

Q: 越位是否會被出示黃牌?

A: 不會。越位只是違例並非犯規動作,因此裁判僅判罰間接任意球給對方,不會對越位球員出示黃牌或紅牌。

Q: 攻方球員站在門將前面算越位嗎?

A: 只要該球員符合越位位置條件且干擾門將視線,就可能判定為越位犯規。例如罰定位球時,攻方站在門將前影響其撲救視線可視作干擾對手。

Q: 比賽中何時算越位?

A: 只有在球被隊友傳出瞬間,且該隊友身前線上有至少兩名對方球員(通常含守門員)時,若接球球員在對方半場且身體部位更靠近對方球門線,則判越位。裁判會吹哨並由防守隊在該點開間接自由球

Q: 邊線球或角球會有越位嗎?

答:不會。界外球、角球與球門球開出時,即使接球者位置看似越位也不判罰。

角球:轉換攻勢的關鍵定位球

角球是因守方球員將球踢出己方球門線而判給進攻方的一種定位球。

根據規則,當整個足球越過守方球門線(最後觸球者為守方球員)且無進球時,便判給一個角球。角球從球出界一側的角球區內開出,球必須放在角旗1碼圓弧內,由進攻方球員踢出。

若角球直接踢入攻方球門,則由對方得一個角球;直接踢入對方球門則得1分;開角球時,對方球員必須站在距角球弧線至少9.15公尺(10碼)以外。

※2025/26新規:若守門員持球超過8秒(裁判將示意倒數),不再判間接任意球,而直接判角球。

以下是角球規則與戰術要點:

角球的判罰與程序

當球的整體越過球門線(不論地面或空中)且最後觸球者屬於防守方時,即判給攻方角球。發球點在距離出底線最近的角球區內,球須放在角球弧內並置於靜止,由攻方一名球員將球踢出。

角旗不可移動或拔起,對方球員必須距離角球弧至少9.15公尺(10碼)直到球踢出為止。球被踢並明顯移動後即算比賽恢復,不需要離開角球區才算開球有效。

進攻戰術與直接得分

角球開出後,進攻方常見兩種策略:
(1) 傳中:將球高吊入禁區中央,利用隊友頭球或搶點射門製造威脅
(2) 戰術角球:開短傳給近距離隊友,再尋找傳中或射門機會。

角球可以直接射入球門得分(俗稱「奧林匹克進球」),但由於射門角度很小且容易被門將或守方後衛解圍,因此直接進球相當罕見。歷屆賽事中,不乏球星曾直接將角球轉化為進球的精彩瞬間。

防守要點

防守方在角球時通常會派多人進入禁區盯防,尤其重視對方的高點球員。同時門將需要果斷出擊摘球或將球擊出。

2006年世界盃統計顯示,平均約36次角球才能產生1個進球,顯示防守得當可大幅降低失球概率。守方也需小心禁區內的犯規,否則可能送給對方12碼罰球(點球)。

特殊規則

角球發出後不存在越位犯規,也就是說接角球者無論站位如何都不會被判越位。

如果角球踢出後直接進入自家球門,反而會判給對方一個角球。角球發球者不可在球未被他人觸及前第二次觸球,否則判對方間接任意球。

角球常見問題

Q: 角球開出的瞬間會不會越位?

A: 不會。角球是規則明文列出的「不算越位」情況之一

Q: 攻方可以在對方角球發球時偷跑反擊嗎?

A: 可以嘗試。角球通常大部分攻方球員壓上,守方若奪得球權可立刻展開快速反擊。但攻方角球開出時通常會在後場留至少1-2名球員防備,以防被對手偷襲。

Q: 角球能不能不踢進禁區,而是開給旁邊的隊友?

A: 可以。這稱為戰術角球,攻方將角球短傳給附近隊友,再尋找傳中或其他進攻機會

黃牌:警告與累積停賽

在足球比賽中,裁判出示的黃牌代表對球員的正式警告。黃牌制度自1970年起於世界盃等賽事實施,以顏色明顯的卡片向球員傳達警告訊息。

當球員出現不當行為或嚴重犯規時,裁判會舉起黃牌示意對其警告。被出示黃牌的球員可以留在場上繼續比賽,但將面臨以下影響:

黃牌的常見原因

  • 非體育道德行為:例如故意手球破壞對手進攻、假摔欺騙裁判、以粗野方式犯規等。
  • 對裁判判罰表示異議:以言語或動作強烈抗議判罰。
  • 持續違反規則:同一球員多次犯規累積(雖無明確次數標準)。
  • 拖延比賽時間:如蓄意不立即發球、替換下場時故意磨蹭時間等。
  • 未遵守規定距離:在對方發角球、任意球或界外球時不退至規定距離之外。
  • 脫下球衣慶祝:進球後脫衣或將衣服蒙頭等過激慶祝行為。

兩黃變一紅

球員累計兩張黃牌將被直接罰出場,裁判會先出示第二張黃牌隨即改出紅牌(俗稱「兩黃一紅」)。例如,上半場已領到黃牌的球員若下半場再犯規被警告,將被紅牌驅逐離場,球隊須以少一人應戰。

同場比賽中,黃牌不會因球員被罰下而清零,即一名球員不可能拿到第三張黃牌——在第二張後就已變紅牌離場。

累積停賽規則

在錦標賽或聯賽中,黃牌累積到一定數量會導致下一場停賽。以世界盃為例,累計兩張黃牌將自動停賽一場(淘汰賽開始前可能清零累計)。聯賽中通常累計滿 3 張或 5 張黃牌會停賽一場,視各聯賽規定而定。

世界盃是小組賽 +16 強階段累計2黃停賽,但八強前清零累計以免決賽缺席。

教練與工作人員

從2019/20賽季起,裁判也被授權可以對教練組成員出示黃牌或紅牌,以管理球隊工作人員的不當行為。例如教練在場邊大聲辱罵裁判可能被黃牌警告,再犯則可能吃紅牌逐出場。

如果發生場邊衝突但無法確定肇事者,由該隊技術區內最高職務的教練代領紅黃牌。這項規定使教練的行為也被納入紀律範疇。

黃牌常見問題

Q: 黃牌會影響球隊戰力嗎?

A: 會有間接影響。一方面,領黃球員若動作再稍大可能面臨第二張黃牌而被罰下,教練可能選擇及時將其換下以策安全

Q: 教練也會被出示黃牌嗎?

A: 是的。2019年後裁判可對教練的不當行為出示黃牌或紅牌

Q: 被出示黃牌的球員會被罰下場嗎?

A: 不會,拿到黃牌的球員可以留在場上繼續比賽。只有累計兩張黃牌或直接紅牌的情況下才需離場。

紅牌:被罰出場與比賽走向

紅牌是足球場上最嚴厲的懲罰措施。當裁判舉起紅牌時,表示該名球員被直接罰令出場,球隊須在之後的比賽時間內少打一人。紅牌通常針對以下兩種情況:

直接紅牌

球員因嚴重犯規或惡劣行為被直接出示紅牌驅逐離場。國際足總規則列舉了幾種直接紅牌情形,例如:

  1. 嚴重犯規:以過分力量或野蠻動作危及對手安全的搶截,如飛鏟鏟中對手小腿。
  2. 暴力行為:非比賽狀況下蓄意攻擊他人,如揮拳毆打對手。
  3. 向對手或任何人吐口水:這種行為被嚴厲禁止,一經發現立即紅牌。
  4. 破壞明顯得分機會:若球員透過犯規(例如拉人、嚴重犯規)或故意手球破壞對方即將形成的進球良機,裁判可直接出示紅牌。
    但需注意,在禁區內犯規導致點球且企圖搶球的普通犯規,一般只給黃牌。
  5. 使用侮辱性語言或手勢:對裁判、對手出現嚴重冒犯言論或手勢也可直接紅牌驅逐。

兩黃變一紅

正如前節所述,球員累計兩張黃牌也會被紅牌罰下。裁判程序上會連續出示一張黃牌和一張紅牌,以明確表示該球員因兩黃被逐出。

被紅牌驅逐的球員必須立即離開比賽場地及技術區。該球員離場後,球隊不可以遞補球員。在世界盃這種高水平賽事中,少打一人往往導致被動甚至改寫比賽結果。

足球規則規定每隊至少需有7名球員在場才能繼續比賽。若一隊因紅牌導致場上球員少於7人,將被裁判終止比賽並判該隊敗局。

紅牌常見問題

Q: 裁判一定要亮紅牌才能罰球員出場嗎?

A: 是的。按照規則,裁判必須通過出示紅牌的方式將球員罰令出場,這是國際通行的明確溝通方式。在紅黃牌發明前,裁判只能口頭驅逐球員,易產生誤解。

Q: 球隊被罰下一人後可否立刻換人頂上?

A: 不行。紅牌意味着球隊人數永久減少,不可用替補遞補被罰下的球員

Q: 紅牌會不會影響之後的比賽?

A: 會。球員領紅牌當場離場外,通常還會被競賽委員會追加停賽至少一場。因此該球員將無法出戰球隊的下一場比賽。

波膽:正確比分投注是什麼?

波膽是一個常見於足球博彩與賽事預測的術語。波膽指的是預測一場比賽的最終比數並投注。例如預測主隊以 2:1 獲勝,只有當實際比數正好是2:1時才算猜中。比分只要有一球之差都不算命中,可見其難度之高。以下將說明波膽投注的重點:

波膽的判定範圍

波膽投注一般以90分鐘比賽結果為準(包含傷停補時,不含加時賽和點球決勝)。

例如在淘汰賽如預測波膽1:1平手,若正規時間1:1則算中獎,無論加時賽再進球與否;各大賽事或運彩公司會清楚註明波膽適用的時間範圍。

投注選項與賠率

常見波膽投注選項會列出雙方從 0:0、1:0、2:1…一直到較大分差的比分組合,以及“其他比分”。

所謂“其他”指列表未列出的非常規大比分。例如運彩列出主隊最多5:2、客隊最多2:5,超出這範圍(如6:0、4:3、0:7等)則歸類於“主其他”或“客其他”選項。

波膽因命中難度高,賠率通常也非常可觀——比起勝平負等簡單投注,猜中精確比分的回報更豐厚。例如投注猜主隊6:0、0:7,若命中可能獲得百倍以上賠率的獎金。

波膽的策略與魅力

由於波膽難度大,投注者多半抱著小投注搏冷門高賠的心態參與;一般熱門比分如1:0、2:1、1:1因相對常見,賠率會相對較低。

反之罕見比分如7:0、5:3賠率驚人。許多球迷在世界盃期間喜歡購買波膽試手氣,既是對比賽走勢的預測,也增添觀賽刺激感。例如2014年德國7:1大勝巴西創造傳奇比分,若有人壓中了7:1波膽,必定贏得盆滿缽滿。

注意事項

投注波膽時要有風險意識,這種玩法中獎概率低且極具偶然性。建議理性娛樂、量力而為。善用數據和運彩分析,可以略微提高猜中比分的機率。

波膽常見問題

Q: 如果比賽進入加時賽,波膽怎麼算?

A: 一般所謂的波膽是指90分鐘(含補時)的比分。除非您投注的是“加時波膽”或特定選項,否則加時賽的進球不計入常規波膽結果。

Q: 波膽投注有哪一些選項?

A: 波膽會列出常見比分組合,例如0:0、1:0、2:1…等,以及“其他”比分選項

Q: 為什麼波膽賠率這麼高?

A: 因為猜中精確比分非常困難。一場比賽可能出現的合理比分組合有許多種,因此押中特定比分的概率遠低於猜勝負或進球大小。

任意球與間接任意球規則詳解

自由球也稱任意球,當裁判鳴哨停止比賽並判罰任意球時,表示某隊因對手犯規或違例而獲得在犯規發生地重新開球的機會。任意球分為直接任意球間接任意球兩種,差別在於能否直接射門得分。

2025年新規定:若守門員在重新開球後於未經其他球員觸球前再次用手接觸球(例如持球超時達到8秒以上),對方將獲判角球,以避免持球拖延。

直接 vs 間接任意球

如果裁判判罰直接任意球,主罰球員可以直接射門,球不需經他人觸碰即可得分。直接任意球若直接踢進對方球門,計算進球;若不慎直接踢進自家球門,則不算烏龍而改判對方角球。

相對地,間接任意球則要求在射門得分前,球必須被其他球員(包含隊友或對手)碰觸改變路徑。若間接任意球直接進入對方球門而未經觸碰,進球無效,判給對方球門球。

裁判在判間接任意球時會高舉單臂示意,並保持手勢直到第二名球員觸球或球出界為止,以明確區分。

典型犯規與判罰

哪些情況判直接任意球,哪些判間接任意球?通常直接任意球用於處罰場上球員與對手有肢體接觸或嚴重犯規的情形,例如踢人、絆倒、拉扯、肘擊、推人以及手球等。

間接任意球多見於無直接接觸的違例,例如危險動作、阻擋對手不讓其碰球、以及越位違例等。

發球規則

無論直接或間接任意球,主罰球員在踢出球之前,對方所有球員必須距離皮球至少9.15公尺(10碼)。常見情況是對方會派人組成人牆。

任意球必須在球靜止情況下開出,踢出後皮球明顯移動比賽即恢復進行。主罰球員不可在皮球未經他人觸及前再次觸球,否則判定兩觸違例由對方獲得間接任意球;若第二次觸球是用手違例,則按照手球處罰直接任意球或點球。

特殊情形

當任意球發生在特殊位置時,規則也有所調整。例如攻方在對方球門區內(禁區)獲得間接任意球時,允許將球移至距犯規地點最近的球門區線上再開球,以免角度過於狹小。

守方在球門區內獲得任意球,則可在禁區任何位置將球踢出。此外,進攻方想快開任意球抓對手陣型未穩的情況:裁判通常允許快發任意球,但若對方截得皮球,裁判可選擇不停球讓比賽繼續(相當於進攻方自行放棄要求人牆距離的權利)。

反之,若有防守球員故意靠近干擾快發,則即便快發成功也可能補發黃牌警告該球員。

任意球常見問題

Q: 如何分辨直接和間接任意球?

A: 裁判手勢是關鍵。判間接任意球時,主裁判會高舉一隻手臂過頭,保持此姿勢直至球被第二名球員觸及;若判直接任意球,則無需舉手示意。

Q: 間接任意球要怎麼進球?

A: 間接任意球必須在第二名球員觸球後才能得分。通常主罰球員會輕踢給旁邊隊友,隊友再射門;或者主罰者假跑,由隊友輾球後他再射門。不論方式,關鍵是確保射門前皮球已被隊友或對手碰過。如果間接任意球直接射進球門,進球無效且改判對方發球門球。

Q: 任意球可以快發嗎?

A: 可以。在犯規發生後,只要球已定位好且裁判沒有要求等哨聲,進攻方可選擇快速開出任意球以出其不意。不過風險在於,如果對方有球員距球過近且斷球反擊,損失的是進攻方自己。

Q: 任意球人牆要退多遠?攻方可以加入人牆嗎?

A: 人牆必須距離球至少9.15公尺(10碼)。2019年後規定當人牆有3人以上時,攻方球員不得靠近人牆1公尺內,以免在牆中穿插製造混亂。

結論:學會足球規則,看球更有趣

以上是常被混淆的足球規則,當你能夠了解這些規則時,更可以看清場上局勢,也能更深層的體會球賽,想了解更多世界盃足球規則?請持續鎖定世界盃運動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