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季後賽(MLB Postseason)是大聯盟例行賽結束後舉行的淘汰賽賽事,每年約在十月初開始。

MLB 季後賽的定義與重要性
每一聯盟的3個分區冠軍隊以及戰績最佳的3支外卡隊伍(共12隊)參加季後賽,採四輪淘汰制:外卡系列賽、分區系列賽、聯盟冠軍賽和世界大賽。
季後賽決定MLB年度總冠軍,是整個賽季最受矚目的部分,吸引大量觀眾關注;聯盟官方報告指出,最近幾年經過規則調整與季後賽擴編,觀眾人次和電視收視率均顯著增長。
最新制度(2025年)概述
- 賽制架構:2025年延用2022年啟用的12隊晉級制。每聯盟6隊晉級,包括3個分區冠軍及3支外卡隊。總計兩聯盟共有12隊參加季後賽。
- 直接晉級:兩支聯盟戰績最佳的分區冠軍隊直接保送到分區系列賽,不參加首輪角逐。
- 外卡系列賽:剩餘的1支分區冠軍(聯盟中3區勝率最差者)與3支外卡隊伍進行外卡系列賽,採三戰兩勝制。比賽三場皆由高種子球隊主場舉行。
- 分區系列賽:外卡系列賽勝隊出線後,與前述兩支種子冠軍隊共同進行分區系列賽(五戰三勝制)。排位最高的冠軍隊對戰戰績最差的外卡勝隊,另兩隊相互對決,高種子隊享主場優勢。勝隊晉級聯盟冠軍賽。
- 聯盟冠軍賽與世界大賽:分區系列賽晉級隊伍進行聯盟冠軍賽(七戰四勝制),兩聯盟冠軍隊再爭奪世界大賽冠軍。
季後賽制度沿革
時間 | 制度演變說明 |
---|---|
1903–1968 | 單輪賽事:兩聯盟例行賽冠軍隊直接舉行世界大賽,採七戰四勝制。(註:1903年首屆WS為五勝九局,1919–21年也曾採九戰制;1904年未舉行WS,1905年恢復。) |
1969–1993 | 兩輪賽事:大聯盟擴編至每聯盟東、西兩區;兩個分區冠軍隊進行聯盟冠軍賽(1985年前為五戰三勝,1985年起改為七戰四勝),勝者晉級世界大賽。 |
1994–2011 | 三輪賽事:1994年改為三區制,每聯盟3個分區冠軍及1支外卡隊共8隊晉級。季後賽三輪:分區系列賽(五戰三勝)、聯盟冠軍賽(七戰四勝)和世界大賽(七戰四勝)。此格式確保聯盟中戰績第二佳的球隊(無論分區)都能進入季後賽。 |
2012–2021 | 三輪賽事(增加外卡驟死戰):2012年起每聯盟增加第二張外卡,改為5隊晉級。兩支外卡隊先進行單場淘汰戰(「外卡賽」),勝者晉級分區系列賽,其餘賽制不變。 |
2022–迄今 | 四輪賽事(12隊制):2022年起每聯盟擴編至6隊,新增第三張外卡。廢除單場驟死,改為三戰兩勝制外卡系列賽。6隊分為兩組對戰,前三種子冠軍隊中勝率最低者(第3種子)與聯盟第3號外卡隊對決,另外兩支外卡對決;外卡勝隊再與前兩種子冠軍隊展開分區系列賽(五戰三勝)。勝者進行聯盟冠軍賽(七戰四勝)後參加世界大賽。 |
歷史經典季後賽事件與球隊對決
基襪宿敵對決
紅襪對洋基宿仇戰:波士頓紅襪與紐約洋基被視為美聯最經典勁敵,雙方在季後賽曾多次交手。最具代表性的是 2004 年美聯冠軍賽,紅襪隊在 0 比 3 落後的絕境下連勝四場,淘汰洋基,並創下 MLB 史上首例於七戰賽制中從 3 比 0 落後逆轉勝出的紀錄。
道奇季後賽常客
道奇隊連霸紀錄:洛杉磯道奇自 2013 年起已連續 13 年晉級季後賽,追平紐約洋基(1995–2007)的 13 年紀錄,僅次於亞特蘭大勇士隊(1991–2005)的 14 年連霸。這段期間道奇獲得多次分區冠軍和世界大賽冠軍,成為當代一支穩定競爭力強隊。
其他經典
歷史上還有許多季後賽精彩戰役,如 2001 年世界大賽中亞利桑那響尾蛇在決勝戰擊敗洋基、2016 年芝加哥小熊隊打破百年魔咒奪冠等,均展現了季後賽的戲劇張力與不確定性。
1995 年西雅圖水手
在美聯分區系列賽(ALDS)與洋基激戰五場,靠著 Edgar Martinez 在第 5 戰揮出的「雙殺二壘安打」(The Double),讓小肯·葛瑞菲(Ken Griffey Jr.)從一壘狂奔回本壘,擊敗洋基,首次闖進聯盟冠軍賽(ALCS)。
2002 年安那罕天使(現洛杉磯天使)
首輪分區系列賽就擊敗當年的強權洋基,之後一路打進世界大賽,最終在 7 場大戰擊敗舊金山巨人,奪下隊史唯一冠軍,成為 MLB 歷史上少數以外卡身份奪冠的球隊之一。
2003 年佛羅里達馬林魚(現邁阿密馬林魚)
分區賽淘汰舉世矚目的舊金山巨人,接著在聯盟冠軍賽擊敗芝加哥小熊,並在世界大賽擊敗紐約洋基。
馬林魚奪得隊史第二座冠軍,特別是國聯冠軍與小熊的系列賽,被認為是最戲劇化的黑馬之旅之一(Steve Bartman 事件)。
2014 年堪薩斯皇家
外卡加賽擊敗運動家,接著在分區賽橫掃洛杉磯天使,並在聯盟冠軍賽橫掃巴爾的摩金鶯,直接殺進世界大賽。
雖然在世界大賽第 7 戰惜敗巨人,但皇家一路從外卡起步打到冠軍戰,寫下灰姑娘傳奇。
2019 年華盛頓國民
外卡賽逆轉擊敗釀酒人,分區賽淘汰 106 勝的道奇,國聯冠軍賽橫掃紅雀,最後在世界大賽擊敗太空人,奪下隊史首冠。
證明低種子也能擊敗例行賽強權,完成奇蹟封王。
制度改革對觀賞性與競爭的影響
觀賞性提升
近年擴大季後賽名額和賽事總場次,使更多市場和球迷參與到季後賽,增強了比賽吸引力。聯盟官方指出,實施新規則與擴編後,觀眾人次和轉播收視率明顯上升。
2025 賽季票房總觀眾數突破 7140 萬人次,達成連續三年成長,全國及國際轉播平台的收視也呈雙位數增長,顯示新制有效提高了棒球運動的人氣與媒體關注度。
競爭性改變
增加外卡席位讓更多球隊在常規賽後期仍有晉級希望,延長了保級和爭冠戰線,例行賽末段競爭更加激烈。引入外卡制度也確保了聯盟內實力強勁但分區落後球隊,如1993年戰績第二的舊金山巨人隊,可獲得季後賽門票。
另外將外卡賽改為三戰系列比賽,降低了單場淘汰的不確定性,使晉級更仰賴球隊整體實力。整體而言,制度改革提高了比賽的公平性與可看性,但部分球迷也擔心席位增多可能淡化常規賽的意義,各界對此有不同看法。
免費MLB季後賽直播、線上投注
透過註冊,依循著引導步驟完成流程後,將在 10 分鐘內完成註冊,完成後即可MLB季後賽線上看!當然也包含各項體育賽事。請依循著下列順序完成步驟:
- 搜尋"熊貓體育"
- 完成註冊並登入
- 前往體育類別,點選熊貓體育 → 棒球 → MLB,或在首頁選單進入富遊直播找尋相關賽事
結論
MLB 季後賽制度自 1903 年誕生至今,歷經超過一世紀的演變,從最初僅有世界大賽的雙強對決,發展為如今 12 隊參與、四階段層層淘汰的賽事架構。這些制度調整,不僅回應了球隊數量增加與市場需求,也讓更多球迷有機會看到自家球隊在十月棒球的舞台上奮戰。
歷史上,無論是洋基與紅襪的世仇對決、道奇長期的季後賽穩定表現,還是外卡黑馬如馬林魚、國民的奇蹟奪冠,都突顯了季後賽的不可預測性與戲劇張力。這種「任何事情皆有可能發生」的特質,正是 MLB 季後賽最吸引人的核心。
未來 MLB 季後賽勢必將在公平競爭與娛樂效果之間持續尋求平衡,並繼續為球迷帶來難忘的十月傳奇,想知道更多關於 MLB 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世界盃運動資訊網。
延伸閱讀:2025MLB季後賽懶人包:賽制、晉級方式與冠軍熱門全解析
10月1日MLB季後賽運彩分析-外卡G1:老虎@守護者
10月1日MLB季後賽運彩分析-外卡G1:紅襪@洋基
10月2日國聯外卡G2【MLB運彩分析】:紅人@道奇|山本領銜,道奇力拚直落二晉級